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商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商机 > 保健食品 >

“ 顺产,女孩,母女平安! ”

来源:未知 编辑:沈阳 时间:2021年3月23日

因为她的身份特殊,村子里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都是经过她的双手才来到人间的。按照辈分,我与她虽然不沾亲带眷,不过无论按父亲那边算起还是母亲那边论起,我至少要喊她一声奶奶,然而,当她把我接生出来后,说什么要认我做她的干儿子。

接生用的工具

胡妈示范听胎管

我出生那时,农村里没有妇产科,村子里所有的小孩都是靠胡妈接生的,直到后来80年代镇卫生院设立了妇产科,产妇才去镇卫生院生产。

虽然卫生院设立了妇产科,而医生力量不足,院长只好亲自上门请胡妈去妇产科坐诊,因为胡妈是镇里唯一一个参加过区里接生员培训过的人,加上有几十年的接生经验,而这样的接生员培训区里也就只组织过一次,村民对她的信任度远远高于那些小医生。

前排中间的是胡妈

胡妈年轻时是村子里的第一大美女,就拿现在的话说是网红,村花,新中国刚解放时,她是村子里宣传队的台柱。

1952年8月,才满17岁的胡妈去区里参加文艺骨干培训,到城里迷了路,阴差阳错地走错了地方,参加了浒山区第一期接生员训练班。

组织接生员训练班的老师是山东人,胡妈又没上过学,只会说宁波方言。解放前,接生这个职业是下等人做的,没有人愿意去当接生员,虽然训练班的老师想尽办法,还是苦于招不到人,当她看到胡妈主动来询问训练班的事,二话没说连骗带哄把她留了下来。

接生员证书

到了训练班,第一件事就是扫盲识字,学唱革命歌曲。从没出过门的胡妈以为这就是文艺骨干培训的内容,识了一个多月的字,也学会了很多首歌曲,直到有一天训练班的老师带着她和几个学员一起去给一个产妇接生时,才知道上错了训练班,而那时文艺骨干培训班早已结束,胡妈怕村子里的人笑话,只好硬着头皮留下来参加接生员训练。

听我外婆说,我出生那天雨下的特别大,胡妈一大早来到我家里守在母亲身边,时不时拿出听胎管在我母亲肚子上听心率,一边指挥父亲烧热水给剪刀消毒,然而母亲从早上开始阵痛直到傍晚还是没能把我生下来,就在天暗下来时,突然大出血。

胡妈在母亲身边忙碌着,又让父亲到五里路以外的卫生院请医生。

母亲是难产,外婆早已吓呆了,跪在地上求观音菩萨保佑,胡妈想尽办法给母亲止血,还是无济于事。直到父亲拖着满头大汗的老医生,给母亲打了一针止血针,随着我哇哇落地,胡妈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了。

因为我是她接触到的第一个接生下来的难产婴儿,她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什么也要认我做干儿子。父母出于对她的感激,加上农村里有这样的习惯,有干爹干娘罩着,小孩子好养,我也阴差阳错地成了胡妈的干儿子。

刚出生的婴儿秤一下重量

记得我还在部队服役时,母亲告诉我,胡妈陪母亲到部队来看我,那时的绿皮火车慢的象蜗牛一样,从家里到部队千把里路差不多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

三更半夜时有一孕妇临盆,急疯了的列车长动员旅客让出卧铺一格让孕妇生产,又打开广播叫来一些医生护士,由于孕妇难产,加上没有医疗器械,大家束手无策。

胡妈挤进人群,弱弱地说了句:“要不让我试试?”大家回头只见老太太的头发向后梳扎成一个小撮儿,虽然穿着大襟的衣服,但干干净净。

有个医生说别捣乱,一边去,我们都不行,你一个老太太能行?

有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医生问,你是干啥的?胡妈说我以前是在村里接生的。年纪大一点的医生问胡妈这个孕妇的会是什么情况,胡妈一一做了回答,年纪大一点的医生点了点头,然后对胡妈说那要不你试试。

胡妈回头问医生,谁有皮带,我要几根皮带借用下用一下。

医生虽然不明白胡妈要做什么,也没想那么多,纷纷解下皮带交给胡妈,胡妈双手接过皮带,把皮带挂在中铺的栏杆上,双手抓住皮带,又让孕妇起来也双手抓着皮带,对孕妇说我做动作,你跟我学。

就这样,她们一起做着动作-----

最后只听到医生护士的欢呼声:顺产,女孩,母女平安!

然后胡妈和母亲默默地挤出人群回到了自己的车厢,把后继工作交了医生护士,列车长让餐车给孕妇下了碗荷包蛋面条,又把胡妈和母亲一起请到餐车,特意给胡妈和母亲也弄了碗荷包蛋面条。

现在胡妈老了,除了经常和母亲聊天,现在再也不过问接生的事,虽然村子经常有人人来问这问那,胡妈每次客气地说,我老了,你们去大医院检查吧,那里更安全。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dxs110.com.云南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 技术支持中华财富网
Top